3月22日下午,在我校大厅会议室举行了“‘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评价会”。出席评价会的专家及成员有: 广州市教研院课程专家陈凯主任;企业专家代表——广州市力歌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李金阳总经理、广州精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明强经理;学生代表16级电子4班的廖湘逸同学。本校参会的领导和老师有:教学处丘桂梅副主任、教研员(本课题主要成员)陈永鸿老师、电子科王伟科长、电子专业教研组长(本课题负责人)谭丽容老师、“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其他老师和电子教研组的部分老师。此外,计算机教研组“数字音视频制作”精品课程课题负责人黄海英老师也前来观摩。
评价会现场
专家组 学生代表 研发载体展示
评价会由教学处丘桂梅副主任主持。首先由课题负责人谭丽容老师作课题研究报告,接着评价小组与课题组成员对精品课程评价指标进行了充分的、富有成效的讨论,各方代表清晰理解了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后,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评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谭丽容做研究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制定的精品课程评价指标对精品课程的评价起到关键作用。在此之前,对精品课程的评审一直没有规范的课程评价指标,因此,这次制定的精品课程评价指标可谓开了先河。
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主要评价什么?如何进行评价?这些开始时大家心中都没有底。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教学处丘桂梅副主任组织教研员李玉珍、陈永鸿和课题组负责人谭丽容老师一起进行研究探讨,与此同时也得到了课程专家陈凯主任的关怀与指导,终于在短短两天内初步制定出精品课程评价指标。该课程指标分两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建设过程”和“教学成效”。其中,“建设过程”分四个二级指标:技术路线、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课程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成效”分五个二级指标:学生对课程学习感兴趣,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载体和学生作品,教材(学材)建设,教师实施方便。
评价会过程中,评价小组课程专家陈凯主任对精品课程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评价组一致通过该课程评价指标,并对各项指标逐一进行研讨、明确并评价。由于评价指标涉及很专业的课程问题,陈凯主任不断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再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或打比方或讲故事,让与会人员逐渐明晰各项指标所要评价的内容及其关键点,以及评价尺度等问题。最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充分研讨交流后,各方代表对精品课程评价指标没有存疑的情况下进行了评分。
从评分的结果看,与会的课程专家、企业老总、学生代表、老师都一致认同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非常高的分数。对于课程建设中课题组一直很困惑的课程技术路线、课程标准、课程模式等方面,各方的评价稍显差异,但总体评价是相当高的。
本次的评价会开得很成功,课题组为评价会的顺利举行进行了数天的、辛勤的最后准备工作没有白费。当然,课题研究的成果不可能一撮而就,这都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辛勤探索,不断积累、不计报酬、不怕困难、孜孜不倦、奋斗自强的结果。在评价会上陈列的所有研发过程中所形成的各阶段成果,包括已获专利的教学载体、配套出版的教材和校本教材,均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纷纷拍照留存。
教材与成果集
课题组的陈永鸿老师也为这次评价会夜以继日赶制编写了一本反映整个研发历程的《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研究成果集——历程篇》(下文简称《历程篇》),收集整理了“教学载体研发年表”、“项目式教学载体研发历程”、“专利申请历程”、“配套教材编写历程”、“教学实验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清单”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展示了研发团队所获得的成果,也为后续的研究积累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这本《历程篇》收进详尽的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成果集和配套教材,方便评价小组的专家对整个课程研究有一个颇具深度和广度的了解,其详实的资料、精美的编排引起与会企业代表(两位老总)的关注与喜爱。广州市力歌音响设备有限公司的李金阳总经理提出希望得到一整套经陈永鸿老师签名的教材和成果集,他将带回厂里的展示收藏室进行展示。该公司是年产销售一两万台专业音响的企业,每台售价在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现在研发及生产的新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业界可以说是比较有名气。另一位企业老总广州精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明强经理也要了一套的教材,这充分证明了本精品课程的研究成果被企业高度认可。
陈永鸿老师与企业代表合影
以下是本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及得分情况: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 课程专家平均分 | 企业专家平均分 | 学生平均分 | 教师平均分 | 平均分 | |
建设过程40分 | 技术路线 | 6 | 8 | 10 | 7.3 | 7.8 |
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10分) | 6 | 8 | 8 | 8 | 7.5 | |
课程模式(10分) | 6 | 10 | 10 | 8 | 8.5 | |
教学模式(10分) | 6 | 10 | 8 | 7.3 | 7.8 | |
教学成效60分 | 学生对课程学习感兴趣(10分) | 10 | 10 | 10 | 8.7 | 9.7 |
学生学习能力提升(12分) | 12 | 12 | 12 | 11.2 | 11.8 | |
教学载体和学生作品(14分) | 14 | 14 | 14 | 13.1 | 13.8 | |
教材(学材)建设(12分) | 9.6 | 10.8 | 12 | 10.4 | 10.7 | |
教师实施方便(12分) | 9.6 | 12 | 12 | 11.2 | 11.2 | |
合计 | 79.2 | 94.8 | 96 | 85.2 | 88.8 |